日本集团芯片封装厂日本线路板设备厂香港和日本商业大厦日本总部超盛组职架构超盛荣誉超盛简介坤蓥简介超盛科技简介深圳市明泽电子(PCBA)模具压铸简介塑胶电子简介超盛五金配装超盛集团中国超盛发展史主导产品领域超盛优势超盛经营理念超盛品质保证及控制社会责任公司质量方针企业文化团队建设质量体系认证以客为尊企业生存之道印制电路板技术能力超盛电子专业生产超大尺寸(PCB)线路板能力软硬结合制作技术HDI盲埋孔技术陶瓷PCB制作技术P0.93LED小间距产品系列HDI小间距LED线路板生产技术超盛光通信散热技术SMT工艺技术ERP管理体系集成IC环境光传感器和接近器PCB,FPC主要设备清单超盛电子PCB实拍生产全流程The whol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hao软性板(FPC)主要设备PCB车间主要设备全自动真空电镀填孔生产线路线Fully self-vacuum plating, hole-fil阻焊全自动化印刷和喷涂生产车间 Solder mask fully automated printi超盛电子FPC生产全流程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whole process oFPC卷对卷生产线FPC roll-to-roll production line超大尺寸线路设备(超长尺寸)SMT车间主要设备PCBA/SMT全流程生产视频PCBA/SMT full process production vi集成IC封装车间主要设备线路板设备厂车间主要设备压铸模具车间主要设备PCB化工车间主要设备五金电子车间主要设备高精密HDIPCB软硬结合HDI及软硬结合超大尺寸线路板(超长,超宽)PCB,FPC高频混压2-42L氮化铝和氧化铝陶瓷产品特殊工艺PCB特种PCB产品特种材料PCB,工艺技术超薄PCB类型单、双、多层FPCPCBA产品领域IC封装基板PCB压铸件产品设备厂产品企业新闻PCB化工产品五金产品PCB主材塑胶电子产品特殊工艺线路板公司金融公司投资欢迎您!联系我们人才招聘请您提交留言公司投资会员注册留言板
超 盛集团(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深 圳 市 超 盛 电 子 科 技有限公司
浙 江 坤 蓥 电 子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圳 市 光 瑞 兴 电 子 有 限 公 司


超盛品质保及控制

为了使印制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产品能持续的符合环境物质、控制品质高标准,品质过程管控、物性控制、性赖保证、满足RBOS法规及客户要求。PCB公司应建立有效的环境品质保证系统,确保客户对品质满,其程序文件可与现有贯标的ISO或QS体系文件共用,品质、信誉第一、技术不断革新、争创品质、技术一流。

1 管理者

1.1、应建立环境品质的目标、质量方针。

1.2、明确环境品质属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范围。

1.3、规定环境品质管理体系属管理评审内容。

1.4、确立推动环境品质保证系统的组织架构、资源职责。

1.5、严明的品质管控、流程管控、工艺技术严控。

2 、原材料选择应制定原材料选择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2.1、选择的原材料应能符合公司环境管理物质控制标准要求,原材料供应有能力达到公司环境管理物质 控制标准要求。

2.2、应编制BOM(原材料清单),明确各原材料名称、原材料供商名称、型号等。

2.3应向原材料供应商索取原材料的相关资料。①ICP测试报表。②成份表③保证函。

3产品评审

3.1评审范围应定义涵盖构成PCB的所有主材料。

3.2评审确认①根据ICP测试结果,对BOM中的每一材料中的6种环境管理物质逐一进行确认是否符合公司环境管理物质控制标准。

②根据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成份表,确认构成原材料的物质中是否含有6种环境管理物质。若成份表中含有6种环境管理物质,必须确认含量是否符合公司环境物质控制标准。

③资料要求

  应定义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内容,ICP报告,成份表,资料必须真实可信。ICP报告由第三方检机构出证(如ITS或SGS)。

4 量产前的评审

  应规定量产评审的流程,确认是否符合公司环境管理物质控制标准的评审要求;应要求参加评审的对象必须有品保、采购、制造、工艺技术等部门,评审的结果必须由公司的管理者代表核准,并保存相关记录。

5 变更管理

应规定变更管理的程序,当组织、供应商有任何原材料、厂地、环境品质保证系统发生变更时,进行管理控制。

5.1应规定原材料供应商的任何材质制程及原材料供应的变更时,须提出变更的申请,应提交相关的佐证.

5.2、应规定在过程发生变更若涉及环境品质的因素时,发生变更则须提出变更的申请,并提供测试报告,方可导入。

6、产品管理

6.1、应规定对产品进行委外检测的濒度,以防止产品因过程、包装、运输、交付等其他可能的因素造成

产品的污染。

6.2、若发生不合格时应参照不合格控制管控程序文件处理。

6.3、应建立文件规定对公司内外发生的不合格品时进行识别,追源管理,进行纠正和预防措施。